Pages

Sunday, January 29, 2017

性格极端否


辞职,所以时间多出了许多,想休息也想多做一些事儿。有闲虽然让人感觉不错,却又似乎不怎么习惯这款轻松自在。

怎么说呢?即便这阵子尽是做些乐意的活儿,但这突然间的 “无所事事”还真叫人感到别扭。生存在岛国的大多数人民无论欢喜与否,都得适应带点现实的实用主义,做“有用”的事儿。似乎只有这样的思维方能符合社会给予的期许,完成所扮演角色的使命。于是,生活中总得时时提醒自己按时作报告最后再加一个的总结,甚至后续。

这会儿自己一直努力着却还是无法抛开这些刻板的模式,仿佛有股无形力量在背后牵制着,转了个圈子脑海又想着办事效率;想写些不一样的文字,却一直绕着一成不变的思绪,于是写出来的东西和以往没两样,毫无新意。

一向以来,自己的处世态度接近无所谓,还好办事的成效总是不好不坏。缺乏激情及狠劲让自己显得平庸寻常,导致这些年来的作品毫无突破。想必是安定却忙碌的生活造就了自己的冷淡无情,试问欠缺喜怒哀乐的艺术要如何感动他人?

其实,搞创作或欣赏艺术的方式佰佰款,任人选择没有对错。如今,自己舍弃以往以概念为首的诠释方法,只想单纯地凭感觉创作,直接将想法和情感倾注于作品中。想几时画画便几时画画,想怎么表现便怎么表现。反正,着重图画或着重概念已不是创作的重点,这问题犹如争辩先有鸡蛋或先有鸡的问题一样,毫无结果。

能够随心所欲的创作是件乐事,但画着画着又开始自寻烦恼,不时会自问不知道在做什么?有什么大计划?当然,解决这件事的方法没有捷径,得必须多看多想多做,再加上用心投入。

渐渐地,自己的思考逻辑和处世态度也无意识地融入作品里头。我必须说那不是尝试,而是个演变过程。创作媒介和处理方法将自己的画风和想法由具象逐渐转化成抽象,却仍旧保留自己偏爱的细腻特征。以表现派形式的画法打乱原先设定的构图,整体造型和空间也因为媒介的扩散或重叠一再更替。往往在感觉耗时完成的画面受破坏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画面又重获新生,出现另一个花样。

作画过程除了给人满足感,也起着心理治疗的作用,例如忘却无谓的烦恼。虽然不至于让人欲罢不能,然而这几个月的投入确实让自己体验到除了做工挣钱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前提是得暂时疏远人们以回归内心探寻本性,这是这类创作的必然。

或许自己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样的生活,方才能够多写几个感性的字,或者多画些发自内心的画作。

反正,这会儿减少营营逐逐于人群中应该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