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台湾有两岸关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有。共同点是,紧张关系似乎多过和谐的时候。
如若有差异,那就是人家中台有看似亲密的兄弟阋墙,而多元种族和宗教的新马是绝对做不到的。也许,新马关系更像离了婚的夫妻,却碍于彼此的历史包伏以及近邻互助的重要性,至今两地仍旧保持着“友好关系”。双方的关系时而好到称兄道弟,时而却为了些许芝麻绿豆小事而交恶。例如,新马钱币的汇率也会让2国人民产生口角;钱大(不是钱多)的岛国人到对岸消费总让对方视为暴发户,岛国人也会回呛对方酸葡萄等等。。。。
最近新马钱币的兑换率又回升到3:1 。说钱币回升的人应该是我们,对岸新山或者说马国人民看到的却是马币又掉了。如果说钱币兑换率是一场足球赛,那么如今我队算是暂胜2球,当下有如打赢球的岛国人应该感到欣慰,知足常乐未必不是件好事。
于是,兑换率让关卡疯狂起来,获益者不限于狮城人。这样的机遇也改变了许多马国人的生活,到新加坡干活的马国人除了来自柔佛,北马甚至更远的东马打工仔也蜂踊而至。我们在新山的邻居就有来自槟城的华人和吉兰丹的马来人,这些南移定居的趋势还在增加中。社会的急速发展似乎成了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为了生活为了后代,人们不得不离乡背井寻求较好的日子。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人家未必要过早出晚归的生活;从凌晨4点开始往拥堵的关卡做准备,工作后再往回程跑,直到晚上9点左右方才抵家,天天如此。又因为如此,不少人干脆选择在狮城租房过夜,即便租金吃掉了一部分血汗钱,不甘愿也没办法。
于是,每天50万人次的马国人进出狮城工作,目的就是为了金钱。而造成关卡堵塞的原因已不是单方面,当地人来我们这里挣钱,本地人乐意到他们那里消费。以往,岛国人过对岸吃喝玩乐再打包,如今人们干脆住在那里,在当地置业或租屋子,每天和马国人一块进出关卡。听说这么做的人,一方面是利用汇率的优势提高"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因为岛国的生活费太高才出此对策。
我和P每周都会到新山过几宿,来回2边的原因是她的家人都在对岸。平时为了避开人潮,总是选择周日中午通关。以往,由于排队过关的人不多,路上也甚少有交通堵塞,可说一路顺畅。无奈近几年来,无论什么时候2个关口都挤满人群,特别是新币坚挺的时候。纳闷,为何那么多人午后还继续排队过关,难到大家都在那儿过夜吗?
和多数人一样,自己并不反对强劲的新币,也认同它给予的安全感。我压根不是很在意对岸较低的生活费,只觉得我们好像占了人家便宜。也或
许因为这样,对方才会对我们有敌意?
偶尔在排队过关的时候,告诉自己要是兑换率少一些,大家会不会好过一些?如果1新元只能兑换2块马币,那么来往2国的人们是否会少一些?人群及车流量少了,或许大家的压力也会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