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将至,旧日历该换上新的。也是这个时候,许多同龄人总有解不开的心结或数不完的思绪。或许身心已不如以往,以前老是被忽略的时光“先生”,如今轮到它对我们无情,一报还一报。然日子还是得过,毕竟渺小的自己还未把世事看仔细。相较于江山、美人、佳肴或春光,自己更安于争议较少的夜色、落絮、苍树、甚至没落的小镇。这一点,宠物如猫狗比我们看得开。这有如牠们另一个异于常人的能力,能预知已到转角处的访客。过年有点抽象,至少猫儿和狗狗不知道即将绽放的烟花所发出的巨响所为何事?我们也是凭经验,从小耳濡目染方才知道此起彼落的巨响是大伙儿的庆祝方式,如开斋节或农历新年等等。当然,这些节日也少不了有象征意义的各种色彩。元旦当天的天气如何?或白或黑或墨的云朵?是热浪还是冷风?抑或是乱入窗户的雨珠?天气无疑是决定心情好或坏的其中一个要素,我最惬意雨过天晴那种清新。特别是这年经常往邻国小镇观山,有时远眺或妆浓或清淡的山峦,有时置身山中,体验大自然。这会儿桌上的手机不停在震动,看来都是些如空气的新年感言,还未阅览。可能自己刚学会公猫小白的淡定了吧?
Tuesday, December 31, 2019
二零二零
2020将至,旧日历该换上新的。也是这个时候,许多同龄人总有解不开的心结或数不完的思绪。或许身心已不如以往,以前老是被忽略的时光“先生”,如今轮到它对我们无情,一报还一报。然日子还是得过,毕竟渺小的自己还未把世事看仔细。相较于江山、美人、佳肴或春光,自己更安于争议较少的夜色、落絮、苍树、甚至没落的小镇。这一点,宠物如猫狗比我们看得开。这有如牠们另一个异于常人的能力,能预知已到转角处的访客。过年有点抽象,至少猫儿和狗狗不知道即将绽放的烟花所发出的巨响所为何事?我们也是凭经验,从小耳濡目染方才知道此起彼落的巨响是大伙儿的庆祝方式,如开斋节或农历新年等等。当然,这些节日也少不了有象征意义的各种色彩。元旦当天的天气如何?或白或黑或墨的云朵?是热浪还是冷风?抑或是乱入窗户的雨珠?天气无疑是决定心情好或坏的其中一个要素,我最惬意雨过天晴那种清新。特别是这年经常往邻国小镇观山,有时远眺或妆浓或清淡的山峦,有时置身山中,体验大自然。这会儿桌上的手机不停在震动,看来都是些如空气的新年感言,还未阅览。可能自己刚学会公猫小白的淡定了吧?
Tuesday, December 24, 2019
圣诞前夕
圣诞佳节未到,周遭的人们却似乎少了许多。P说应该都出国旅行了吧?
的确,这些天关卡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想必是圣诞及元旦佳节加上学校假期的结果。每年这个时候,有关当局总得苦口婆心劝阻国人避免过关。这时候幸苦的当属来回奔波于新马两国的打工仔。P的哥哥和多数人一样,每天得起早摸黑来回两岸,只能在周末才见得着新山的白昼。
每星期,我们会在此岸的岛国和彼岸的新山住上几天,偶尔也会在柔佛的某个小镇呆上几宿。我把这样的生活视为一种幸福,于是每周来回过关卡的事便不算麻烦了。
这会儿时间多起来,却似乎感觉离艺术越离越遥远?特别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想当艺术家已没那么困难。或技术或概念,自己有如停摆的背景,目送不断前进的伙伴们。。。。。
或许是自己做事容易分心,意志不够坚定。老是被垂手可得的网络新闻转移注意力。眼前的中美贸易战、香港警民冲突、巴西雨林大火、5G的启用甚至是邻国每年雨季所造成的水灾等等。自己仿佛如热情的球迷或歌迷,着迷于来自遥远影像(偶像),并为可能影响自己的事情或激动,或生气。
又或许每天和猫狗相处的时间多过和人们互动,导致自己的生活如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行动又如在对岸所养的狗狗,每天总得出外绕一圈,心情立即舒畅些许。唯一不同于猫狗的特征就是怕麻烦别人,也不希望他人干扰自己。
如今,许多人喜欢上网络,以沉默的按键打字代替讲话来表达心声,以影像或符号或文字来确定对方和自己的存在。。。。。
不觉午夜已过。信徒应该报过佳音😄😄
的确,这些天关卡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想必是圣诞及元旦佳节加上学校假期的结果。每年这个时候,有关当局总得苦口婆心劝阻国人避免过关。这时候幸苦的当属来回奔波于新马两国的打工仔。P的哥哥和多数人一样,每天得起早摸黑来回两岸,只能在周末才见得着新山的白昼。
每星期,我们会在此岸的岛国和彼岸的新山住上几天,偶尔也会在柔佛的某个小镇呆上几宿。我把这样的生活视为一种幸福,于是每周来回过关卡的事便不算麻烦了。
这会儿时间多起来,却似乎感觉离艺术越离越遥远?特别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想当艺术家已没那么困难。或技术或概念,自己有如停摆的背景,目送不断前进的伙伴们。。。。。
或许是自己做事容易分心,意志不够坚定。老是被垂手可得的网络新闻转移注意力。眼前的中美贸易战、香港警民冲突、巴西雨林大火、5G的启用甚至是邻国每年雨季所造成的水灾等等。自己仿佛如热情的球迷或歌迷,着迷于来自遥远影像(偶像),并为可能影响自己的事情或激动,或生气。
又或许每天和猫狗相处的时间多过和人们互动,导致自己的生活如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行动又如在对岸所养的狗狗,每天总得出外绕一圈,心情立即舒畅些许。唯一不同于猫狗的特征就是怕麻烦别人,也不希望他人干扰自己。
如今,许多人喜欢上网络,以沉默的按键打字代替讲话来表达心声,以影像或符号或文字来确定对方和自己的存在。。。。。
不觉午夜已过。信徒应该报过佳音😄😄
Friday, August 23, 2019
多久没用笔写字
计划明年搬家,整理旧物准备做些断舍离,方才明白“眼不见为净”是什么意思?不大重要却又舍不得丢弃的事物竟然那么多,其中包括逐年累积的草稿。
愕然!并不是稿件的数目,而是不知不觉中写文章的工具已经从纸笔变成键盘,近几年写文章都往电脑荧光幕输入。虽然说利用电脑及键盘能省略纸张比较环保,但得放弃从小养成的习惯并不容易。还好自己有抄经的习惯,偶尔也喜欢在纸上涂涂改改,或练字或画画,只为了让笔迹好看一些。
愕然!并不是稿件的数目,而是不知不觉中写文章的工具已经从纸笔变成键盘,近几年写文章都往电脑荧光幕输入。虽然说利用电脑及键盘能省略纸张比较环保,但得放弃从小养成的习惯并不容易。还好自己有抄经的习惯,偶尔也喜欢在纸上涂涂改改,或练字或画画,只为了让笔迹好看一些。
确实,多少人被问过“你多久没用(纸)笔写字了?”如今到银行或政府机构,甚至网购签收,几乎都签在荧光屏上。如今,连键盘本身也难逃被淘汰的厄运。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把许许多多的必须品变得可有可无。例如有了手机,自己便不再需要手表、闹钟、日历、笔记本、相机、字典、计算机以及收录音机等等。将来还有什么不会被替代的东西?所以,或许人类不再砍树来生产纸张,因为用不上。
近来发觉J记不住许多事情,再加上表达能力的退化,还真让人替她担心。自己认为手写文字有助病情,于是除了和她多谈话,也鼓励她抄写圣经里的章节(J是基督徒),抄毕再读诵给我听。希望持续的读、说、写能够发挥些许作用扭转病情?对于失忆症自己并不陌生,却不懂怎么对应。几个月下来,病情似乎没什么进展。或许,J还需要加把劲多多抄写。
有人说:既然人类已经发明了相机,又何须继续画写实画呢?这个问题就类似纸笔书写和键盘输入的演变。其实,提倡现代人多点手写笔记的学者认为,因为用纸笔记笔记无法记下发言者所说的每一个字,必须寻找代表性的引用,例如利用图形来捕捉其它意思。它还可能让人看到更多细节,甚至能够维持大脑活力、促进书写能力以及帮助舒缓神经等等的好处。
而相反的,键盘在记录过程中没以上的好处。或许学校能够有一节课专门提倡手写笔记和学习。成年人也可以有相同的学习方法。。。。
其实,搬家还得面对整片书柜的书本收藏,以及储藏室里的“旧物”。望着同样已经沾满灰尘的书本和杂物,才发觉曾经的拥有已经转化成环保问题。丢还是不丢呢?
眼前还有几多事物可以数码化,反正实物与否就只是回忆罢了!
而相反的,键盘在记录过程中没以上的好处。或许学校能够有一节课专门提倡手写笔记和学习。成年人也可以有相同的学习方法。。。。
其实,搬家还得面对整片书柜的书本收藏,以及储藏室里的“旧物”。望着同样已经沾满灰尘的书本和杂物,才发觉曾经的拥有已经转化成环保问题。丢还是不丢呢?
眼前还有几多事物可以数码化,反正实物与否就只是回忆罢了!
Saturday, August 17, 2019
一路顺畅
才花3小时!我们居然从居銮车站搭巴士回到岛国的皇后街快车站。一路上得有多少巧合:交通及接驳换乘的通畅无阻,再加上近乎零时间的通关等等,方才有如此"有效率"的结果。
来回新马是我们每周的例常活动,为了避开拥堵便选择人流不多的周日。希望一路顺畅,少点发生相互碰撞等事故。然而,近几年过关的人好像多了起来,无论在车途中或过关卡,总感觉自己一再滞留于人群中。身边的旅客或游子也焦急也无奈,感叹即便在人流比较稀疏的周日也难以避免。
任谁都会对沿途的疙瘩心生不悦发牢骚,特别是天天从对岸到来打工的马国人。平时,自己可能得在车站等上一刻钟,快速公路堵车几分钟,在2个关卡排长龙等上半小时。加起来,流失耗费1个钟头是平常事。当然,回程也好不到哪儿!
尤其假日,到邻国消费的人们不在少数,而每年的几个长周末(假日加周末),确实让人即爱又恨。人头攒动的震撼图片被旁观者视为灾难!却偏偏有人乐在其中;图文并茂的新闻一年刊登几回,但根本阻吓不了正在兴头上的岛国人。这回刚好碰上国庆长周末,国人蜂拥越过长堤到新山"过节",长堤和关卡都是满满的车龙和人龙。画面犹如涨退的潮汐,来回2趟的高潮将水闸般的关卡淹没。而人们对关卡人员的疏通方式总是褒少贬多,因为放得太快怕前方淹水,太慢又担心后面没顶,可说进退两难。旁人都说这回挤在关卡大厅等候的人们肯定有个难忘的国庆,但似乎每年的这天关卡里头不都是如此吗?听说,长假尾声,有人因堵塞待在车里12小时,不知当事人有何感想?
对于过程甚至是人生,虽然有不可预测的外在因素,但妥善的规划应该能让人好过些。除非无所谓等待,只要不想面对堵塞,人们可以选择提早半天出门,或延迟一天回家。相信过程会愉悦些?
Friday, August 2, 2019
尻川 (Ka Chng)
家里的公猫小白有个外号---Chow Ka Chng(臭屁股)。唤牠时似乎听得懂,有时提高呼叫的尾音,牠会赶紧溜掉,再换回日常音调,牠便会甩尾巴反应。
尻川(Ka
Chng), 福建话臀部或屁股的意思。它和其他用来骂人的器官一样,都是人们刻意闪避粗俗不雅的词汇。尻川也叫尻躈(躈:牲畜的口,更确切的是牲畜的肛门),也有人取谐音如:卡仓、脚春、脚仓、脚村或卡春等等。
许多年前,当侄女正值婴儿期,哥哥也经常会用Chow Ka Chng 叫唤她们,只觉倍感"亲切"。更早一些,母亲那一代人也会用Gong Kia(傻孩子) 或Ka Chng Kia(屁孩)来称呼自家小孩或邻家可爱的小孩。或许词穷,抑或为了表示亲昵,那时候的人总爱用带贬义的称呼来叫亲近的人。这有如父母亲那一辈的夫妻,喜欢用Lao A (老的)Lao Hang Gu (老乌龟) 来称呼彼此。
年少时,和异族同胞认识彼此的语言总是先学习一些粗话,且喜欢拿来开玩笑问候彼此。如今在学校教画画,经常在课室里听到华语程度不佳的学生“操”来“操”去,讲英语时又习惯“F“来”F“去。其实,自己在生气时亦会不自觉的口出秽言,除了屁股(Ka
Chng),还有放屁(Pang Pui),他妈的(#*+%@),笨蛋白痴(Stupid Idiot),以及丢或干等等。当然,P一点都不认同我这样的反应,而自己被纠正时会感到不悦却又不敢说什么?
一般人总认为方言尤其福建话比较粗俗不雅?若果真的用如此眼光来看待,那就真的太对不起这些保存很好的古代语言。别的不说,用闽南语来朗读唐诗宋词还比北京话押韵。
既然此篇文章的标题为Ka
Chng, 那么便来看看和它有关的闽南话歇后语:
“尻川坐在米甕上,雙手摸著錢筒。” 形容有錢人,
“日头曝尻川” 就是太阳晒到屁股,用来戏谑贪睡的人,
“十喙九尻川” 意思是十咀九屁股,表示各持己見,七嘴八舌爭吵不休。
“生子无尻川”诅咒人家生孩子不长屁眼,
“别人的尻川做面皮” 讥讽人们不择手段充门面,
“冷面汙人燒尻川” 比喻熱臉貼人冷屁股,
“尻川幾支毛看現現” 比喻不知量力,
“大頭,小尻川” 比喻头重脚轻,
“屎窒尻川,才要放” 表示临时抱佛脚的意思,
“食老,尻川才去予人看著" 表示丢人现眼,
“家己做醫生,尻川爛一邊” 比喻假厉害,
“長尻川”形容到别人家做客聊天太久忘了回家,
还有“饶尻川”意为不甘寂寞,“搔尻川”
是抓屁股,“尻川痒”是屁股痒,“拍尻川”是打屁股,“尻穿髀”即小屁股,“重尻川”为屁股重等等。。。。
在电脑前快打完这篇文字时,小白还躺在萤光幕和键盘间。闭着眼,前足偶会滑下敲击键盘。于是,一声Ka
Chng Lah,牠又睡眼惺忪地把手缩回继续睡觉。
Monday, July 29, 2019
书写和记忆
幼时,岛國正值建国初期,我们邻里多是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家里贫困却没让幼小的我们饿肚子,童年即便不尽然快乐,却是无忧的。
我们在适学年龄一到便得天天穿校服上学去,有如设定好的程序一样,直到国民服役(男生)入营当阿兵哥方才不用去学校。求学时自己从没在意学些什么?一路上也从未曾想过长大后要当个怎样的人?反正心无大志,平时不是玩游戏就是在运动场上撒汗,看书习字好像只是为了交差。打球奔跑总是让人兴奋,相反的回到课室有如坐针垫,就甭说图书馆于我的用途了?
有些同伴比我早离开学校,小学毕业便踏入社会工作成了“大人”。于是,接下来的人生便和书本及文字再也扯不上关系了。可以说,我们都属于社会的中低层,职业有电工、司机、厨师、装修技工、水泥匠、油漆工或打零工等等。
其实,岛国在我们长大后的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一转眼已经30多年,如今也不清楚大伙儿过得怎么样?自己曾在樟宜机场当了10年的机电技师,后来感到乏味便毅然辞工出国深造,毕业后改行搞艺术。
能够从事和绘画有关的工作是幸运的!6、70年代,一般小孩哪来当艺术家或美术老师的志愿?想必是凸显于同伴间的绘画能力,让自己在往后的日子里可以选择性的过活。例如当兼职美术老师,日子虽说不上安逸,但总比汲汲营营的生活好些。
当然,进入美术世界后才晓得多看书可以让自己更好。唯有多写、多看、多思考方能让自己突破框框,有更多的收获。故自己偶尔也把文字当成媒介爬格子写感想,尤其在不能大量创作绘画作品的时侯。
然而,知识似乎毫无止境没有终点,是个不见底的“深渊”。而自己确实没看很多书,作家学者也没认识几个。我甚至未看过一本武侠小说,4大名著也读得“结结巴巴”。有时候想,如果能够早点画画或写作,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少一些强求多一点偶发性以发挥自己的感性,或许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王尔德(Oscar Wilde)
我们在适学年龄一到便得天天穿校服上学去,有如设定好的程序一样,直到国民服役(男生)入营当阿兵哥方才不用去学校。求学时自己从没在意学些什么?一路上也从未曾想过长大后要当个怎样的人?反正心无大志,平时不是玩游戏就是在运动场上撒汗,看书习字好像只是为了交差。打球奔跑总是让人兴奋,相反的回到课室有如坐针垫,就甭说图书馆于我的用途了?
有些同伴比我早离开学校,小学毕业便踏入社会工作成了“大人”。于是,接下来的人生便和书本及文字再也扯不上关系了。可以说,我们都属于社会的中低层,职业有电工、司机、厨师、装修技工、水泥匠、油漆工或打零工等等。
其实,岛国在我们长大后的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一转眼已经30多年,如今也不清楚大伙儿过得怎么样?自己曾在樟宜机场当了10年的机电技师,后来感到乏味便毅然辞工出国深造,毕业后改行搞艺术。
能够从事和绘画有关的工作是幸运的!6、70年代,一般小孩哪来当艺术家或美术老师的志愿?想必是凸显于同伴间的绘画能力,让自己在往后的日子里可以选择性的过活。例如当兼职美术老师,日子虽说不上安逸,但总比汲汲营营的生活好些。
当然,进入美术世界后才晓得多看书可以让自己更好。唯有多写、多看、多思考方能让自己突破框框,有更多的收获。故自己偶尔也把文字当成媒介爬格子写感想,尤其在不能大量创作绘画作品的时侯。
然而,知识似乎毫无止境没有终点,是个不见底的“深渊”。而自己确实没看很多书,作家学者也没认识几个。我甚至未看过一本武侠小说,4大名著也读得“结结巴巴”。有时候想,如果能够早点画画或写作,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少一些强求多一点偶发性以发挥自己的感性,或许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王尔德(Oscar Wilde)
Friday, July 26, 2019
谁比谁辛苦
读人家思念离世至亲的文章,心情难免如吹邹的池水,微微波动。即便时过境迁导致思念的减弱,然过往的回忆却从来没消失过。
类似的文字写过无数次,但所描述的总是和前者有别。可能是自己记忆不好?又或许想用不同的方式叙述?
以思念为主题的文章鲜少不提及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平平淡淡地叙述心中的"巨人"。文字总能让用心的读者动容,甚至牵动泪腺。因为故事都来自熟悉的日常生活,人们能感同身受并称之为接地气。
主角过了难忘的一天,隔天再也不必做某些事情了。接下来又该怎么办? 面对他人,掩饰湿红的眼睛并控制已经沙哑的声音。接着睹物思人,心情无比沉重却频频叫人放轻松。这时候许多人会压抑自己的情感,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纳闷为何其他人在自己崩溃的当儿却依旧正常过活?
文字的出发点应该是思念故人,实则却在无意识地安抚自己。身旁的人已经不重要了!生活本无常,说分享自己的故事,好过向人抱怨那是没人明白的遭遇。
其实,除了想念某人,人们也会替他人担心或悲伤。例如:孩子患绝症的父母、
家里的人办理离婚、
其实,除了想念某人,人们也会替他人担心或悲伤。例如:孩子患绝症的父母、
家里的人办理离婚、
孩子们在学校被欺负、
想要结束生命的青少年、
人们纪念死亡周年纪念日、
父母担心他们沮丧的少年、
来不及支付抵押贷款、
来不及支付抵押贷款、
配偶为了工作挣扎、
单身父母的无助、
面临考试的孩子。
以上等等事项都能让人不能专心办事,甚至睡不着觉。每一个人的日常任务变成如何寻求心理的平和,怎样消除无形的恐惧?
很多时候,悲伤或担心或恐惧都不会写在脸上,即使在极度挣扎的时候也不会叫人对他好一点。而别人往往把难题当成宝贵却易碎的宝藏 ,战战竞竞地小心处理却总是做不好。 因为多数人根本看不见"受难者"这些不显眼的迹象,压根帮不上忙。
所以,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人更显珍贵。而这些能够透视周遭隐藏事物的人们本身就是个故事。
面临考试的孩子。
以上等等事项都能让人不能专心办事,甚至睡不着觉。每一个人的日常任务变成如何寻求心理的平和,怎样消除无形的恐惧?
很多时候,悲伤或担心或恐惧都不会写在脸上,即使在极度挣扎的时候也不会叫人对他好一点。而别人往往把难题当成宝贵却易碎的宝藏 ,战战竞竞地小心处理却总是做不好。 因为多数人根本看不见"受难者"这些不显眼的迹象,压根帮不上忙。
所以,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人更显珍贵。而这些能够透视周遭隐藏事物的人们本身就是个故事。
Sunday, June 30, 2019
老了做什么
晨运后用餐吃茶,总能见到邻座正在急忙用餐的上班人士。接着餐后四处溜达,身旁依旧是擦肩而过的上班族,有老有少。相较自己,怎么他们都如此忙碌?
说实话,见到周遭为了生活营营役役的人们,自己还真有些担心。怕被抛在后头的想法油然心生,思量当下不努力的自己1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即便并不担心接下来的生活费用,然自己仍旧难以适应没做太多事的生活。
岛国是个一切为效绩为首的社会,多数人都想着不浪费时间,做什么事总是问值不值得?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约六成的国人在放假时,却又想把时间用来做有生产力的事;五成的人民在无所事事的时候,都表示会感到压力。无论是生活所逼,还是性格使然,大家似乎都在矛盾中挣扎。休息时放不下工作,工作时又想着家里的事,做事难以全心全意。
我们是不是不会控制时间,并任由时间摆布。人们总是在“生病”之后,再想方设法来保持内心平静。。。。。
一般人在工作大半辈子后,感觉满足之余心里却又似乎不肯放手。可能是放不下的责任感?也许只是为了个人的权利?或者是人类独有的满足感?大家为了证明自己“还可以”,仍旧放不下曾经拥有的事物和想法。这好比自己在中年时,参与马拉松运动锻炼身体,却忘了自己已经不是昔时的年少身子。只是长途的跑步运动并不适合所有人,把身体跑伤了事小,更严重的是因激烈运动可能导致毙命就不好了。自己曾无端的昏倒2回,那应该算是警告吧?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听起来简单却不易做到。关键是,多出来的时间是放在家庭生活,还是给自己更多时间独处。人生不尽人意的事还真不少,愿望总是被延迟甚至不会出现。年轻有精力但缺钱,长大后有些钱却没时间,年老了想花钱却又因为体力不济而作罢。
也许旅行(或四处活动)能够调适退休后的生活?好像很多人也这么做,尤其一些人爱把旅游事,如景点和餐饮图片上载网路与人分享。我必须说旅行绝对不是为了逃避,因为把平时的不知所措带上旅途,那和留在家里解决问题没差别。
至于闲闲的人,也许可以前往偏远,或不寻常,或落后的地方走走看看。那里的生活肯定和我们不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