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马拉松隔一个礼拜,又到麦里芝蓄水池泥地跑5公里的计时测验。这对于还未完全康复的身体确实不是件易事,耻骨周围的肌肉和骨关节似乎还在疗伤,开跑没多久麻痹的感觉便传往背脊。其实,多数人跑完42.195Km后,都得尽量休息,或至少不应该做太剧烈的活动。
相较于马拉松,这回以比较快的速度完成5公里路程,因为它只是全程马拉松的八分一。虽然自己的速度还差长跑健将一大截,但整个过程依旧让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还差点要放弃。
做跑步运动经年,是个自小养成的乐趣。这会儿人到中年,和不少同龄人一样时间似乎多了一些,得闲喜欢在公园、马路旁、或跑步机上耗时间和精力,就为了年尾的马拉松盛会。当然,这时候做锻炼只当健身,和奖项沾不上边。只是,现代人讲究效益,做任何事若没进步绝不罢休。于是,便跟着大伙儿利用比较科学的方法锻炼。怎么跑?如何吃喝?怎样休息?用什么方法复原或疗伤?除了和行内人交流,网上知识也帮了不少忙。
相较以往,如今的跑步者都比较‘专业’,当我以平均速度前进时。前后的同好似乎也坚持他们的时速,故未有太多的相互超越,一直到10公里后超越我和被我越过的人便多了起来。可以的话没人想停下来,坚持不慢下来是不想让之前的努力白费掉。然而,长跑考验的除了个人体能和准备功夫,也包括临场表现;起跑太快;忘了补充水分;鞋子没穿好以至脚趾起泡。只要一个小步骤,便可能影响完成赛事的时间,抑或连终点都到不了。
运动确实能促进身心健康,只是偶尔身体不适时执意前进可能会弄伤身体,运动伤亡的事故也新闻时有所闻。做剧烈运动固然能凭意志或心态至上(MIND OVER BODY) 取得成绩,但也因为这种坚持可能造成反效果。身体极度疲劳、心脏不胜负荷时没缓和下来以致身体某个系统崩溃,轻则造成内伤,重则昏厥死亡。想想也是,毕竟自己已不再年轻。。。。。
其实,跑马拉松的真正意义不应该只限于速度和距离。例如沿途所见,那天早晨在15公里处东海岸水平线上,如咸鸭蛋般的太阳从大轮船背后冉冉升起让人难忘;又例如为了有计划地压抑好几回的亢奋,而刻意放慢速度悠缓下来;当然还有在疲乏时,怎么坚持于放慢速度前进又不完全停下来的进度。跑马拉松这门学问就像人生,除了细心计划坚强前进,跟本没有其他捷径。一路上斤斤计较着速度,分秒必争的时间,不知道眼前到终点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无论本身或外在因素,这些挫折将影响接下来的路程。若能保持冷静,别太在乎完成的时间,应该能顺利抵达终点。或许在慢下来时多看看周遭景致,和旁边的参与者多交流,使跑步运动增添乐趣。在整个过程轻松下来后,顺便数数自己的脉搏检讨这会儿的状况再好不过了。
如何抵达终点并不十分重要,或跑或走,能撑到最后总好过半途而废。赛程途中加速的,减速的,步行或停止的以及放弃的,犹如人生的生老病死。继续坚持是途中常听到的鼓励,尤其疲乏或受伤的时候。特别在努力了约30公里后,也就是赛程的四分三,那仿佛是人生的更年期。这就是马拉松特别的地方,到底谁设定这个距离(我当然听过这是个希腊传奇)?怎么那么多人到了这个节骨眼便泄气了?疲惫逐渐由肉体转化成心和力的对峙,用多少能量棒或甜水或许也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而接下来能发挥效应的就只剩下比较抽象的意志力了!
吸取了去年的经验,以为按照计划尽量在前半段路程放慢速度便能达到理想目标。心跳频率较低确实比去年舒服些,一路上严谨地奔向前方。怎知最终还是碰到人人惧怕的那道墙(Wall),和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在这段路上因疲累而慢下来,只好勉强着将抵达时间挪后一刻钟。
当P在35公里处出现时,我仿佛见到了希望,即使能量几近耗尽。我必须承认喜欢独自跑步的自己这会儿并不排斥与人并肩同行,以便在这个硬撑的阶段好过点。只是一路上要找个和自己相同能力的人也不易,或许得彼此迁就对方,当中或许牺牲点时间,但好处也会相对地多了起来。
当然,再将同样的态度发挥在生活中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