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Monday, July 29, 2019

书写和记忆

幼时,岛國正值建国初期,我们邻里多是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家里贫困却没让幼小的我们饿肚子,童年即便不尽然快乐,却是无忧的。
我们在适学年龄一到便得天天穿校服上学去,有如设定好的程序一样,直到国民服役(男生)入营当阿兵哥方才不用去学校。求学时自己从没在意学些什么?一路上也从未曾想过长大后要当个怎样的人?反正心无大志,平时不是玩游戏就是在运动场上撒汗,看书习字好像只是为了交差。打球奔跑总是让人兴奋,相反的回到课室有如坐针垫,就甭说图书馆于我的用途了?
有些同伴比我早离开学校,小学毕业便踏入社会工作成了“大人”。于是,接下来的人生便和书本及文字再也扯不上关系了。可以说,我们都属于社会的中低层,职业有电工、司机、厨师、装修技工、水泥匠、油漆工或打零工等等。
其实,岛国在我们长大后的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一转眼已经30多年,如今也不清楚大伙儿过得怎么样?自己曾在樟宜机场当了10年的机电技师,后来感到乏味便毅然辞工出国深造,毕业后改行搞艺术。
能够从事和绘画有关的工作是幸运的!6、70年代,一般小孩哪来当艺术家或美术老师的志愿?想必是凸显于同伴间的绘画能力,让自己在往后的日子里可以选择性的过活。例如当兼职美术老师,日子虽说不上安逸,但总比汲汲营营的生活好些。
当然,进入美术世界后才晓得多看书可以让自己更好。唯有多写、多看、多思考方能让自己突破框框,有更多的收获。故自己偶尔也把文字当成媒介爬格子写感想,尤其在不能大量创作绘画作品的时侯。
然而,知识似乎毫无止境没有终点,是个不见底的“深渊”。而自己确实没看很多书,作家学者也没认识几个。我甚至未看过一本武侠小说,4大名著也读得“结结巴巴”。有时候想,如果能够早点画画或写作,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少一些强求多一点偶发性以发挥自己的感性,或许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王尔德(Oscar Wild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